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是当前、也是今后困扰水资源利用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北方的大中城市,缺水问题十分突出。现在,专家提出通过污水治理,化污水为资源,将污水资源化,这对解决水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人们对治理污水的认识,一般停留在保持生态、优化环境的层次上,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资源并与缺水联系起来,这样的认识水平,对解决主要因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十分不利的。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的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为严重缺水城市,缺水量每年在60亿吨。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以上。
城市污水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所带来的副产品。我国每年排放污水800亿立方米,但是,污水处理速度远远跟不上污水产生的速度。至1999年底,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4182万吨,年处理污水总量为111.3亿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为31.93%,其中城市市政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相对增长较快,日处理能力达到1664万吨,但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或有效处理就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水污染又促使水资源紧缺日益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显然,污水是加剧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罪魁祸首。
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严重的双重问题,污水处理需向着污水资源化的发展阶段迈进。随着国家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领域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资源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我国在污水治理领域的投资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较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2年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858万立方米,较上年末增长4.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4.9%,较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近年来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简单的污水达标排放已不能满足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普遍要求,污水处理需向着污水资源化的发展阶段迈进。
为提高我国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程度及污水再生利用能力,未来我国污水治理领域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国务院于2012年4月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各类设施建设投资4271亿元,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2443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1040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137亿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以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304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立方米/日;到2015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规划分别达85%和15%以上。
数据分析显示,人们对污水处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必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未来污水治理领域较大规模的投资将为我国污水治理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